一转眼,家里这台老 iMac 已经陪了我快5年了。虽然14年给它换上SSD后,一直运行良好。但当时图省事儿,用最小升级方案,只把原有的HDD替换成240 GB SSD。

去年开始玩视频拍摄,240G的 SSD 严重不够用,经常需要删文件,处理视频时,只能挂着 64 G的 SD卡当外置硬盘用。

最近想着把它的原装500GB HDD硬盘装回去,和 SSD 组成740GB 的 Fusion Drive 混合硬盘。查了 fixit 发现要想利用第三组 SATA 接口,要拆 iMac 主板。然后发现 iMac 可以升级到 i7 2600 处理器,性能提升挺多的。干脆一块儿换了,iMac 又能多撑几年。

从 Geekbench 可以看到,i7 对 Mac 整机性能的提升还是非常明显的。

MacBook Pro (15-inch Retina Mid 2015)
Intel Core i7-4870HQ 2500 MHz (4 cores)
14026 分

iMac (27-inch Mid 2011)
Intel Core i7-2600 3400 MHz (4 cores)
11795 分

iMac (21.5-inch Mid 2011)
Intel Core i5-2400S 2500 MHz (4 cores)
7333 分

准备工具:

  • i7 2600 CPU 1000¥
  • 500GB 原装硬盘 0¥
  • 螺丝刀套装(需要用到 T10 和 T8)40¥
  • 吸盘两个 20¥
  • SATA 数据线 10¥
  • SATA 电源线(iMac 剩余的那个电源线口是4pin的,淘宝直接买 iMac 原装的线)30¥

换下来的 i5 CPU 可以再卖掉。这样实际升级成本其实非常低。只有500块钱左右。

升级步骤:

照着 iFixit 的教程一步步拆机。

  • 双硬盘 fixit 教程
  • 升级 CPU 教程
  • iMac 2011 拆机

说几个注意的点:

  • 螺丝比较多。有必要用带格子带盒子分类,装回去的时候非常方便。
  • 主板上连接的线比较多。拆的时候刻意记忆一下,做到心中有数。主板背面的线,看起来很多。实际上只有2组硬盘线(硬盘电源线+数据线)和一根主板电源线。增加了你新增的一组硬盘线,一共就是3组硬盘线。如果不升级CPU,就不需要拆线,稍微抬起主板就可以换。
  • 注意光驱用的那组线非常的短小。我用吸尘器吸灰的时候,直接把线给洗走了。回装是也是因为心里有数发现少一组线,去吸尘器里找到了。
  • 装完硬件,先不着急做系统。可以先上点启动 iMac,用之前已有的系统看一下硬件是否正常。 硬件没问题的话,先做Fusion Drive盘。http://www.macuknow.com/node/21313

然后用 TimeMachine 恢复系统。

这里我本来想偷懒,不做系统盘,设想了2套装系统的方案:

  • 方案1: 开机按Command+R,进入Recovery OS,做系统。
  • 方案2: 做 USB 系统盘。用 USB 盘做系统。

方案1,可以进入Recovery,但是由于Recovery系统存储在原SSD的系统上,导致无法格式化SSD。必须要有外置的系统盘才能格式化主硬盘,完成混合硬盘的创建。

升级结果:

iMac 2011 之前的配置:

  • I5-2400S 处理器
  • 8 GB of RAM (1333 MHz PC3-10600 DDR3 SDRAM)
  • 240GB SSD
  • AMD Radeon HD 6750M graphics with 512 MB of dedicated GDDR5 memory.

iMac 2011 目前配置:

  • I7-2600 处理器
  • 8 GB of RAM (1333 MHz PC3-10600 DDR3 SDRAM)
  • 740GB Fusion Drive 硬盘
  • AMD Radeon HD 6750M graphics with 512 MB of dedicated GDDR5 memory.

因为用回了原硬盘,硬盘的温控线能够正常工作,风扇运行情况也比纯SSD得到改善。具体的性能提升要后面用达芬奇渲染视频感受一下。

iMac 2011 最大支持16GB内存。因为有 Thunderbolt 接口,是可以外接显卡的。2011 年之后的 iMac 要么难拆卸,要么CPU降频,iMac 2011 算是最后一代适合 DIY 的机器了。

下一步打算了解一下 I7-2600 + 外置显卡能不能达到 HTC vive,Oculus 这些 VR 设备要求的主机标准。如果能达到的话,就外置一块显卡玩 VR。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