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我 iMac 的磁盘空间又不足了!

因为在 macOS 系统里面,文件管理方式是基于库。音乐丢进iTunes里面,不需要用户自己建立文件目录来管理。但这好比买了个超级大的收纳盒(iTunes,Aperture,iCloud),只是把杂乱的东西都藏起来,重复文件、杂乱的文件并没有消失。日复一日,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电脑硬盘的可用空间一点点减少。

原计划是搞个8TB的 NAS 解决问题。NAS + 硬盘差不多要6000块,还得保证24x365天通电,很不方便。iCloud 2TB 每月只需要68,大厂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比私有云要好,但是速度慢,也仅仅能用于备份。

仔细想想,我真的需要这么大的磁盘空间么?

大硬盘相当于更大的收纳盒,本质上没有解决乱的问题。过段时间同样的问题又会出现。

不如用【断舍离】的方式,对Mac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。

断 —— 阻止新的垃圾文件进来

  • 拒绝买大容量的硬盘,直面文件杂乱的问题。
  • 照片、视频素材都只放必要的进来,垃圾素材不进电脑。
  • 用 Kindle、在线视频学习,减少文件类型资料的下载。
  • 设计素材用 Pinterest 等管理。

舍 —— 去掉不需要、不合适、不舒服的文件

如果只单独规划 iMac,Air 或者 移动硬盘,没有意义的。电脑之间又会生成重复的文件。舍这一步需要对家里所有设备的存储空间进行系统的规划。

iMac、Air、iPhone 中的文档和照片全部用 iCloud 一套文件系统来管理。视频文件比较大,在 iMac 上进行剪辑,然后用 Time Machine 备份。

如何舍?

  1. 梳理 Evernote,规划文档的组织架构。

这个步骤耗时最久。

使用 Evernote 将近6年,有几千篇的笔记。因为堆了太多的笔记,之前一直没勇气整理,只是定期的清理删掉没用的笔记。

在整理之前,文档的层次是非常混乱的。兴趣爱好和技能分的很随意,工作和生活的内容有太多的交叉。

整理出兴趣爱好、技能、思想、生活、职业事业五大块。这五大块,把工作和生活,兴趣和技能,还有最核心的内心进行了划分。目前接触的东西基本都能归到这五个分类。

有些项目的归档费了点时间。比如AI,属于兴趣爱好还是技能,需要认真思考。

2. 根据 Evernote 文档结构,清理 iCloud 文件

这儿除开 App 本身的文件夹,划分了三个文件夹:兴趣、收藏、公司目录。不需要生活、思想文件夹。

因为思想和生活主要是文字内容,用笔记记录就可以。技能部分主要是书籍,代码之类的,用阅读、Github 等来管理。

其实在使用 Evernote 沉淀内容,使用 Kindle 和实体的书作为知识获取之后,就很少需要用到文件夹来管理内容了。iCloud里面的文件,大部分都挺久没动了。这个步骤不需要花太多时间。

3. 归档:把电脑中的文件归档到iCloud。

这两年,数据已经全部在云上。这个步骤只需要整理整理照片。

4. 清理素材文件

删除所有的视频原始素材,只保留成片。清理之后,个人文件夹只占用了150GB的空间。

5. OmniDiskSweeper 干掉隐藏的大文件

磁盘仍然有250GB的空间占用,比个人文件多出100GB,那么这部分空间去哪儿了。

用OmniDiskSweeper扫描,看到 iOS 模拟器,Steam 游戏文件占了大头。删掉不用的,又腾出50GB空间。

6. 照片,Pages,Numbers 的文件还没有进行整理。这些随着每天的使用,持续整理。

离 ——脱离执念,了解自己

这段时间思考了 NAS,iCloud 的关系。发现自己真正需要的,可能是一块中等容量,速度快的剪辑盘。这个需求目前不紧急,后面买一块 Lacie 就可以。

这是我第三次实践「断舍离」。之前先是整理了我的书房,然后是工位。「物品是一面能照耀出真实的自己的镜子,直面物品就是直面真实的自己。」

收纳算是《断舍离》书中的冰山一角,填充的7531原则等都是非常经典的法则,值得不断挖。

前田约翰、深泽直人、原研哉、山下英子,他们都独立地搞出了「简单法则」这样的东西。这让我对日本的文化更加的好奇了。今年一定要去一趟日本。

Read More

  • 《简单法则》
  • 《深泽直人》
  • 《设计中的设计》